最美信访干部 | 唐福林、钟永华、易静远、王丰、杨秀容、漆小玲、乐春茂
发布时间:
2021-11-10
来源:
点击率:
:次
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走深走实,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我们将在学院官微推介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更好地向全院师生展现新时代湖南教师群体的新形象,传递湖南教育正能量、传播湖南教育好声音。
唐福林,男,53岁,汉族,中共党员,湖南衡阳常宁市人,现任株洲市房地产开发服务中心企业服务科科长。20年来,他在房地产开发信访岗位上,坚守初心、勇于担当,累计接待群众来访50000多人(次),果断处置和平息突发信访事项100多起,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维稳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用真情擦干一双双流泪的眼睛,用真心抚慰一颗颗难过的心灵,用真爱舒展一张张欣然的笑脸,用真诚践行一次次庄严的承诺。上访群众亲切地喊他为“有福哥”,领导称他是“老黄牛”,同事说他是“消防员”。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年中的大多数周末,钟永华都在办公室度过。2020年,作为岳阳市信访局接访二科科长,钟永华带领全科室接待上访群众2842批次8243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他以自己的坚韧和担当,忠诚履行着一名党员“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以自己的真心和诚心,认真践行着一名信访干部“情系群众、服务百姓”的真挚情怀。
易静远,39岁,娄底市信访局接访科科长。在信访工作岗位上13个年头,他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倾注着自己对群众的全部热情,在信访岗位上奉献着最美好的青春年华。13年间,他共接待来访群众5000余批2万余人次,办理群众来信1万多件,组织召开各类协调会议400余次。
王丰,男,40岁,2011年从部队转业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他坚守一线,在信访岗位上兢兢业业,成为了信访群众的“熟人”、信访领域的“专家”。他用专业的知识,让冰冷的法律变得有温度;他用真诚的服务,让法院的信访变得更有温情。他带着责任和感情,把关心和温暖送给群众,如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每位信访群众的心田。他多次受到最高法院和省委表彰,先后获“优秀共产党员”、信访工作基础业务“百佳业务能手”和“全国法院涉诉信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基层信访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社会谋和谐”。在通道县信访局接访工作岗位13年来,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心和一颗“上为县委、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初心,兢兢业业地战斗在接待群众的第一线和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的主要阵地上。他从不叫苦、叫累、叫烦,始终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是通道信访的一面旗帜,一杆标杆,一个榜样。
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信访局长,在很多人看来,是无限的荣耀。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里面饱含了多少艰辛。一路走来,漆小玲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定要不忘初心,为群众多办实事,为社会多作贡献。到今年,她在信访局工作已有十个年头。十年来,漆小玲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她集思广益,不断改进工作,推动全县信访制度改革;她走访调研,促进信访积案化解,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烦心事……3000多个日夜,风雨兼程,初心不改,她演绎了一段最长情的告白。
铁血担当奉献,川流不息柔情。自2012进入零陵区信访局工作以来,林铁川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处理信访问题,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展现出信访干部的担当作为。他是各级领导口中的“老黄牛”,上访群众心中的“活字典”,信访事业路上的“先行者”。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永州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