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湖南衡湘杨氏

发布时间: 2021-10-29 来源: 杨金波 点击率: :

衡湘杨氏支系

       开基祖杨惟高 明洪武三年1370年庚戌四月三十日申时生 明宣德九年甲寅八月二十五日未时殁,葬衡山一都今朝字十八区仰塘湾殇乾山巽向。原配黄氏生一子,继配刘氏无嗣。

    该支始迁祖惟高公于明洪武初年自金陵迁衡湘ト居南岳后仰塘湾,宗祠建于茅坪。历时六百余载,派传25代,至今人丁多达4万,六百多年的历史演变和交通信息落后,致惟高祖上世祖源中断。2004年以杨智伟、树林等主持了衡湘杨氏六修族谱。



《湖南杨氏通谱》开篇以来该支广大族人积极参与编修,为理顺人伦世系,杨友初、杨智伟于2012年7月到上海、南京常州图书馆校对、核准有关世系资料。该支承接上世系,于2013年3月27日在泥湾杨云华家召开理事会议一致通过。

世系如下:



民国奇人“杨度”就是衡湘杨氏惟高公子孙

 班行诗 自十三代至三十二代




     2016衡湘杨氏正式成立湖南衡湘杨震历史文化研究会杨仲根任会长,在任内主持一至六世金六百年的祖墓修缮工作历时两年完工,于2021年4月4举行修缮暨清明祭祖大典。



2021年4月23日湖南衡湘杨震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三届换届选举顺利当选以杨宋雨为会长班子成员,在宋雨会长领导已经全面启动衡湘杨氏七修族谱工作。



倡 议 书

     尊敬的各位宗亲;国之有史,族之有谱。国无史则兴衰不明,族无谱则世系无序。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黎民百姓,谱著名迹。为人功德,平凡实绩,留给后人,不枉涉世。以修家谱而寻根问祖,追念先辈美德,继承祖宗遗训,光大前人业绩;以修家谱而沟通宗亲,团结族人,昭示后生,兴丁旺族。修好族谱实乃为子孙留下一笔永久享用的精神财富。六修族谱至今已有20多年,20多年来,国家更强,杨氏家族更旺。编修族谱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感恩祖先的具体体现,也是子孙后代对我们的期盼。因此做好七修族谱工作乃我衡湘杨氏家族的头等大事。他既有当代的现实意义,又有千秋万代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外岀打工的很多,有的在外地买房成家立业,生男育女,二十多年来新増人口众多。六修族谱时的孩童,如今有的已是大学学士,硕士,愽士毕业,成为国家栋梁;有的已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了;有的事业有成,升迁高位;有的经商,成为千万亿万富豪等等。二十多年変化巨大,这些变化都必须列入族谱之中。只有家谱在手,无论你走遍天下,一百年几百年都能找到你的根。所以,七修族谱势在必行。修缮族谱是一项浩繁的工程,非朝夕之间能够完成,这就需要全族宗亲齐心协力,主动与本房负责人联系,认真填好红丁名册,[岀生年月日时辰,名字以身份证为准],还要填写好六修族谱后20多年来死亡人员名册[死亡年月日时辰,葬地朝向],以免上谱时岀现错误。经理事会讨论决定;按每户实有人口计算,每人交纳红丁费60元,男女赘婿都录入七修谱中,无子有女户,女儿岀嫁,但要求入谱者,视同男丁上谱。修缮族谱,是一项复杂巨大的工程。人员分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红丁册填好汇总,按房进行整理,填好草谱。三次对稿确定无误后,才能送印刷厂印刷。现在印谱价格昂贵,仅仅收取红丁费还远远不够,理事会倡议全族宗亲踴跃捐款。捐款500元以上的上乐捐榜;捐款1000元以上的发房谱一套,刊登两寸彩照;捐款2000元以上的发族谱一套,并刊登两寸彩照一张;捐款5000元以上的发族谱一套,刊登五寸全家福彩照一张,并登100字以內的家庭情况简介;捐款10000元以上的发族谱一套,刊登五寸全家福彩照外,再登录个人传记一份。各位宗亲;七修族谱,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望全体族人同心同德,尽自己应尽之责,同舟共济,人人参与,广泛宣传,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族谱修缮工作,以吿慰杨氏祖先,昭吿杨氏后代。特此倡议                       


衡湘杨氏七修族谱理事会   


    2021年5月3日


杨宋雨会长电话:18073464618  

杨铁光秘书长电话:18975252858


点击关注四知谱学了解更多杨氏资讯




 四知谱学家谱云平台企业介绍


       四知谱学用知天、识器、识人、有信理念传承和弘扬杨氏文化;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幅降低修谱成本和提高效率;让传统家谱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随时随地可以修谱查谱;述家国情怀,释姓氏源流,睦族和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始终不改的初心;家兴则国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是我们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让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家族历史和文化传承是我们的梦想!

        主营业务:寻根查谱;电子网络谱和纸质谱同修;视频图文等内容制作;谱牒梳理;老谱翻印;典籍修复;序言题跋艺文传记等代写;老谱句读注释及白话翻译;文化活动组织等服务。




关注四知谱学
专注谱学,传承姓氏文化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