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在杨国伟教授亲自带领下,孩子们有序参观了他自主设计的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平台并开展了实验演示,该实验装置是目前国际规模最大、实验速度最高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平台,为我国高速列车研制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
力学所韩桂林副研究员带领大家参观了高超声速复现激波风洞,该风洞是俞鸿儒院士带领团队三十年磨一剑摸清激波爆轰原理,由姜宗林研究员组织研制的国际上最先进的高速激波风洞,是我国研制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国家重大装备。
同时,还参观了火箭实验室,观看了火箭发射视频。
孩子们热情高涨,参观过程中触动很大,都在心中默默的编制自己的梦想,常务副会长唐云祥说:“见识了高铁、火箭和高水平风洞,很长见识,与女儿一起分享总结,看准方向后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高中生唐焜说:“在这之前我对高铁速度没有一个明确认识,在参观实验过程中,被第一次实验因为列车启动瞬间的巨响吓到了,眨眼之间实验就结束了,觉得现代科技太发达了,列车能行驶那么快,到哪里都方便,见识了什么叫中国速度”。会员孙焱泓也转发了他儿子写的日记,在这里也摘抄一段与大家分享:“实验室里有一条长长的铁轨,铁轨上有个比地铁还小的小火车,机器人把小火车拉到发射端,实验时要我们都躲在装有防弹玻璃的观察室里,听到倒数5,4,3,2,1,看到火车影子嗖的一下就不见了,我对妈妈说,我将来也要研究一个高科技,让你说不出话来…”。
此次亲子游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还为孩子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有的小朋友在参观后还立志长大后也要成为科学家,用科技创造更多的奇迹,杨国伟教授在此次活动中让孩子们学习了各项科技的原理和发展,更引导和吸引他们学会探索科学与技术的奥秘。
杨国伟教授还带孩子们攀爬了青龙峡,杨国伟教授激励孩子们“要做学习好,身体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崇尚科学的新一代!”作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能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湖南人艰苦奋斗,不怕艰难的光荣传统。
杨国伟教授介绍:
籍贯:湖南新宁水庙人,杨国伟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计算气动弹性(CFD/CSD)工作,针对航空航天飞行器,发展了CFD/CSD紧耦合气动弹性方法,研究成果已用于多个飞行器型号的颤振边界和静气动弹性型架外形修正设计。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973项目,建立了高速列车数值仿真和设计平台、研制了国际上规模最大(模型缩比1:8),实验速度最高(500公里/小时)的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平台。协助高速列车制造企业完成了新一代高速列车气动定型设计,为我国高速列车CRH380系列研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按照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邵阳企业商会
邵阳人的家园 一群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