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历史色彩的一种“载体”,它的传承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可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家谱“数字化”的推动,让许多对家谱文化做贡献的机构,也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推动家谱“数字化”,说白了就是把传统的纸质家谱,“搬运”到互联网上来。而各大宗亲家族的家谱,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后,对于家谱信息的查询和资料的上传,更是比传统的纸谱要更加快捷和方便。
众所周知,自从国家开始推动家谱“数字化、信息化”后,许多地方的图书馆也纷纷对外开放了他们所珍藏的各种家谱、族谱。在中国,家谱收藏姓氏最多、质量最高的就要数上海图书馆了。据统计,上海图书馆收藏1949年前的家谱,共计11700多种,近10万册。在中国的家谱收藏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家谱虽然兴起于中国,但是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其他国家在为家谱文化,做着许多贡献。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日本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是日本最大的公夫图书馆。该图书馆藏书780万册,其中中文古籍、图书、资料约25万册,包括清代的文献、地主志、族谱和图书杂志报纸等。收藏中国家谱403种,大多为清代、民国期间版本。甚至在乾隆以前刻、抄的家谱本书都有。这些资料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如果要问对家谱文化贡献最大的图书馆,那一定是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了。位于美国盐湖城的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是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旗下的一个文化机构。该教会只是注重家文化,为了宣扬他们的教义,为嫡应广大教徒寻根问祖安抚亡灵的需要,所以才成立了这个亡者档案资料图书馆。该图书馆里收藏的中国家谱微缩复制件高达17099种,比中国上海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可见该图书馆里信息数量的强大。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其实很多国家对于中国的这种家谱文化还是挺认同的。你了解自己家的家谱信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