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战士”
“能不能找李医师出来,再给我看看舌苔,开个调理身体的药?”
前不久,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发热门诊陆续来了4位浙大一院第一批出院的新冠肺炎痊愈患者他们来复查身体情况虽然指标一切正常
但还是希望能见见李医师他们想见的李医师是谁?
浙江省邵阳商会医卫服务团团长、邵阳市政府浙江专家顾问组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内科主任李剑平。
今年春节,李剑平原本计划带着家人回湖南老家探望下86岁的老母亲,平时工作繁忙的他已经四年没回过湖南老家了。1月19日,浙大一院收治了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李剑平觉得浙大一院传染病学全国排名第一,等到疫情爬坡,医院必将成为重点诊疗单位,当天回家,李剑平便与爱人商量决定,春节取消回老家探亲计划,在医院随时待命。
面对肆意的疫情,党支部组织党员报名参加防控疫情一线工作,58岁的李剑平主任都没跟家里人商量第一时间就报了名。“隔离病房需要一名中医大夫进行协同诊治,谁去?”1月27日上午,李剑平接到通知需要一名中医大夫进隔离病房工作,“我是党员,我去!”,声音虽不响亮但语气非常坚定,李剑平当天中午就回家收拾行李,这才把要进隔离病房的消息告知了家人。爱人得知后虽然嘴上碎碎念了一通要他注意防护,但还是很细心地帮忙收拾了行李,一家人简单吃了个午饭后,李剑平就进了隔离病房。
李剑平每天在隔离病房查房将近3个小时,舌象、脉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李剑平穿着防护服、带着两层防护手套除了认真切脉外,望舌头成了一个重要的查房项目。
“来,把舌头伸出来我看看。”这句话李剑平每天要讲上好多遍,要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是经飞沫传播的,每天看病人舌象就意味着零距离直面病毒,但李剑平丝毫没有退缩,仔细观察记录。年近花甲的李主任每天在防护服里闷两三个小时,家人们都非常担心。
经过几天观察,李剑平发现患者的舌质相比正常人而言偏白色、舌体有变胖变大的现象,并且舌苔有一种“厚腻”感。
“这明显与非典时候的病人不一样,查文献说非典病人的舌苔大多是黄腻的。”李剑平表示,经过仔细问诊,患者发病先多由恶寒为先发症状,再有发热症状,且大部分病人有困重乏力感。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期在中医上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所以中医应以宣肺解表、温经散寒、和胃化湿治疗本病,但是治疗方案不可用于预防。
“有患者经过几天治疗后,舌苔上的厚腻感已经减少。”李剑平每天查房观察记录,发现患者经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后已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患者腹泻次数已经减少,并且胃口变好,有的舌苔上黏糊糊的感觉也没有那么明显了。
致敬抗疫“战士”
穿上那身厚重的、憋闷的防护服,您是抗疫的“逆行者”,是病毒的“狙击手”、是患者的“生命线”;脱下战袍,您是爱人心头那点朱砂痣,是儿女倚靠的撑天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惟愿疫情能够尽快散去,您能卸下这重重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