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乡村教育,它也不可能改变,我现在好为难,县里面也找我,一个人太异类也不好,不然我以后在这边真的要被孤立了。”
李田田在上语文课
贫困县里的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的扶贫任务不算重”
教学之外的工作开始打乱乡村老师们的上课节奏。
在李田田《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文章中,她写道:“老师还得走访扶贫,我身上就有五户贫困户,得时常与他们联系。这不,本周末老师们又要下队走访,算老百姓收入,搜集整理信息,填写各种资料。”
吴莉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两年前,永顺县一支扶贫工作小组来到她任教的乡村小学。在学校一间小会议室里,吴莉领到了一张贫困户名册,分配给她的是其中五户村民,村民地址在山林更深处的村庄。她也领到了需要填写的材料,每个月需要分别走访这五户贫困户,询问他们的财产收入等几项信息。
每个月走访贫困户的时间不定,学校提前一两天接到通知后,会召集老师开会确定行程安排,停课开展走访工作。时间大多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一天或多天,老师们偶尔能错开时间走访,便于调换上课时间,避免影响课程进度。
“走访一天时间是搞不定的”,吴莉说,停课走访贫困户的通知都是突然下来,提前无法与贫困户取得联系,甚至无法确认他们是否在家,经常碰到村民不在家的情况,有时只有一个不识字老人在家,“那没办法,只能再跑一趟”。
李田田去村里走访贫困户
“形式主义检查”
另一项“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是乡村学校的各类“检查”。
“区检、县检、州检、省检、国检接踵而至”,李田田在10月11日发布的文章中写道,“开学以来,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检查,隔两天,我们就要带学生大扫除。有时甚至提前两三天扫地。有时候,一天打扫校园卫生达三四次。检查一过,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是老样子。”
桃子溪学校 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桃子溪学校的多名学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告诉记者,检查有时候一两周来一次,有时候一周来两三次。六年级的学生李言“喜欢领导来检查”,在他看来,“扫地课比其他课都开心,擦玻璃、拖完地就可以去玩”,他补充说,“教室地面是湿的,我们先不进去上课,在外面操场玩篮球,女生跳皮筋。”
“但那一天老师特别严厉,上课不能讲话,晚自习也不放电影了,明明说好表现好每周可以看一次电影。”他说。
初中部学生周欢记得开学初的一次检查,班主任撕下了旧课表,贴上了新课表,“多了音乐、美术,还有实验这些课,都是没上过的课”,她们打扫完卫生,边自习边等下午的音乐课。
音乐课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一片安静,“老师没来,都去陪领导检查了”。等到领导来她们班级教室检查时,“五六个男领导会看看卫生,数一数我们有多少人,看看我们课表,点点头就走了”。
桃子溪学校的操场 新京报记者肖薇薇摄
来源: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精彩文章链接:
精准法律服务
湖南三协律师事务所办案规则:
1、一般案件实行律师团队集体会审,重大案件进行专家教授联合论证。
2、湘三协会员按会员层级享受不同的收费优惠。
受案热线:073184254278 / 15111377010 (何先生)
敬请关注姊妹网《天下湘三协》和《高峰论谈》
大市场决胜的论坛 新时代修身的港湾
企业大咖 ▎高级金领 ▎商协会长
让天下爱上湘三协!
高 峰 论 谈
热点聚焦 ▎高峰评说 ▎我在论谈
初心不改 与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