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画!

发布时间: 2019-09-05 来源: 邵氏传媒 点击率: :



邵大箴: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画


邵先生的山水画透出了他的人生追求、性情与学养,从入境到化境,再到艺无止境,在今天纷繁的美术活动、嘈杂的外部世界中,他的画给我们以一种精神的滋养、一种审美的氤氲。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范迪安评




邵大箴1934年生于江苏镇江。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二版美术学科主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俄国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双年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总主持。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其中对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及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研究尤为深入,成就卓著。



作为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50年来潜心学问、教书育人,很多人只知其文采斐然、理论功底深厚,而不知他痴情丹青,已经在水墨领域探索了近30年。
邵大箴在70岁生日之际,举办了他平生第一次国内水墨个展。华君武看罢展览,认为“其画妙极,如吞食,没有一点疙瘩”,第二天便寄来题字“已入化境”——这也成为此次展览的主题。



尽管从事艺术理论研究,但在邵大箴看来,只有动笔,才能更好地理解创作。画画和做人一样,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所处的客观环境认定方向,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画。“我画画的时候什么都不想,不去想流派、画法,随心而画。如果这儿要注意、那儿要注意,那就没法动笔了。”



邵大箴坦言,他的画作也受西画影响不小,因为中西方绘画表达的基本方向是一致的,如对浓淡、虚实的把握等。在他看来,学中国画没必要排斥西画,只要基本的方法如“怎么拿笔、怎么用墨”掌握后,自己想怎么画都行,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心境。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将邵大箴的水墨画称之为真正的当代文人画,这不仅因为邵大箴是著名学者,更是因他的画作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真情。一水一石、一树一居,都可见其忘情山水、气定神闲的开阔胸怀。
邵先生作画,往往是拿起笔来就充满激情,全神贯注。他选择山水画为主要题材,是因为山水画更能表达他的胸中逸气、自由畅神。他的画直抒胸怀、不拘形似、怡然自适,喜欢用大笔意写,尺幅之间经常有出人意料的山水貌相,也总有笔墨感觉构筑的苍茫深远之境。



邵大箴的画作常用两方图章,一曰“全真”,一曰“自在”。
所谓“全真”,不外乎澄澈心地、澡雪精神,以返朴存真、识心见性。
“自在”则表现为:“自在自适,不假他求,不须外物,自我圆满”。
虽不常在一起使用,但两方图章的内在关联无疑是密切的:要达“自在”之境,须修“全真”之性。其要旨在于常思释怀,超然物外。做人处世要这样,著文为艺尤当如此。否则,利欲熏心,必染甜俗市侩之气。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