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和《水浒传》中都有他,他到底是谁?
众所周知,古典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作品的巅峰之作。
然而,有这样一位学者,同时出现在了《水浒传》《西游记》之中,他就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儒,道号康节先生的邵雍。
先让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邵雍这位传奇的历史人物。
邵雍,字尧夫,林县上杆庄人氏(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人)。北宋时期名士,儒学家、理学家,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邵雍曾言: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意思是说,过去的人学习经典,还与书中古人做朋友,不单单读古人的书,而且要广泛游历古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而我现在只是读了古人的书,却还没有去四方游历过。” 所以,他就越过黄河、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游历来增长见识。
游荡一番后,他又感叹道:“道在是矣!”
由此可见,先生的思想是一直在进步的。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很传奇,几次易居住所。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飘忽不定的人物,却在《西游记》《水浒传》中先人一步的出现。
在《水浒传》中,就有邵雍先生的一首诗,后人评论说是为全书定了调。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天下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就连金圣叹先生也说过:一部大书诗起诗结,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结。
由此可见,这首诗对于《水浒传》一书的作用之大。
本来,应该由作者施耐庵亲自书写才对,但是他却引用乐邵康先生的一首诗。由此可见,就连作者也是很赏识邵康先生的才华。要不然,怎么会把它放在整部书的开端呢?!
不光《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欣赏邵先生的才华,就连有“神童”之称的文学奇才吴承恩也是很欣赏邵康先生的才华。
原著第一回中也引用了邵雍先生的诗:
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冬至,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中医说法,这一天师一年之中阴气最重的一天。过了这一点,虽然天气还是很寒冷,但是已经有阳气生发了。只不过,微小的觉察不到而已。
作者这里引用这么一首诗,其实是想借此说明“天地生成”之理。正所谓“阴极阳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