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已经28年,回顾那段历史时,很多人认为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是罪魁祸首。的确两人在苏联解体“倾尽全力”。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或许苏联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苏联无论是戈尔巴乔夫执政,还是其他人,面临解体危机始终存在。而这种“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在戈尔巴乔夫前几任元首中就已经出现,虽然安德罗波夫一度扭转局势,但安德罗波夫执政时间太短。戈尔巴乔夫的“伯乐”就已经把苏联带入解体的边缘。
戈尔巴乔夫的伯乐就是苏联第四任元首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发动“宫廷政变”,把赫鲁晓夫赶下台,从此成为苏联领导人。在苏联民众眼里,勃列日涅夫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卫国战争的功绩,勃列日涅夫就是一个过渡性人物。但谁也没想到,勃列日涅夫却牢牢把持苏联,居然一口气干了18年。
斯塔夫罗波尔市是苏联的一个旅游度假区,勃列日涅夫经常去那里休假,这期间戈尔巴乔夫与勃列日涅夫等领导建立深厚的感情。
1971年戈尔巴乔夫到莫斯科工作,从苏共委员一直到管农业的部长,并进入政治局工作,成为苏联核心领导,既有相关领导提携,勃列日涅夫对其也认可。
苏联的军费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于美国,1975年比重是9%,而美国到1977年比重为5.4%。苏联大力扩充军队,从1965年的331万增加到1976年427万,而此时美国总兵力却减至208万。苏联军队员额比美国多200多万。如此庞大的武装力量,花费了国家大量资源,使苏联本来就弱的实力更加衰弱,元气大伤。苏联经济已经不堪重负。
由于苏联的扩张战略,在世界上不得人心,可以说苏联处于孤立的地步。正是勃列日涅夫这些错误做法,不仅使华约国家离心者多,而且被西方国家丑化成“邪恶”国家,最后导致华约组织解散。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导致苏联实力不断衰弱,虽然此时美国也对外扩张并打了越南战争,但美国总体实力比苏联要雄厚,而且军事上走精兵强兵之路,注重高精尖武器的研制。美国与苏联的军备竞赛,本身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策略。美国并没有倾尽国力搞军备竞赛,苏联却举全国之力。因此,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已经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泥土看客》
★湖南三协律师事务所:对所有案件实行律师团队会审,疑难重大案件专家论证。受案热线:073184254278 / 15111377010 (何正翔)
精彩文章链接:
2、政治局会议闭幕,中央已出狠招:增发货币,房价不准上涨,经济不可下行!
5、南海局势又起风暴
敬请关注《天下湘三协》姊妹网《高峰论谈》
高 峰 论 谈
热点聚焦 ▎高峰评说 ▎我在论谈
初心不改 与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