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召公姬奭

发布时间: 2019-08-19 来源: 邵氏传媒 点击率: :


 召公,姓姬,名奭,岐山周原人,系文王庶子,姬昌三子,周公之兄,武王之弟,周成王的叔父,官居太保。因其采邑在召地(今岐山县城西刘家塬一带),位列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故称召公。又因他与四弟周公旦夹辅成王“作上公,为一伯”,又被称为召伯。

周武王即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为作用辅弼。周武王灭商后,在朝歌举行社祭,周公旦把大钺,召公奭把小钺夹护武王。社祭中召公奭捧着祭神用的皮帛。周成王即位,周公摄政,召公任太保。恐周王子孙安于天命不求进取,危及国家命运,致书周公。周公作《召奭》予以答复,同意召公的意见,也主张事在人为。有明确表示依重召公,希望经常给自己以教导,同心协力完成文王的大业。周公东征时,召公任一方主将,追歼武庚残余势力,一直打到燕京,建立了燕国,留长子姬克为燕君,自己返镐京辅助成王,与周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召公治陕之西,周公治陕之东。恐成王沉湎逸乐,借西旅贡獒事,作《旅獒》,残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的道理,劝告成王“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在周初的政治历史舞台上,召公占有与周公同等重要的位置。因召公寿高德厚,执政时间长,历经文、武、成、康四代,对周王室所建功勋尤为显著。凡武王、成王时期的克商战争,营建洛邑,征伐东夷等,对开创和巩固西周政权,有决定意义的大事,召公都是参与者与策划者。同时,他还多次循行南国,是西周初期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和大法官。

 召公在辅佐二哥武王灭商后,受封于薊(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他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把周文化带到了北京,把北京发展成了“燕文化”,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任职,辅佐朝廷。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姬奭任太保。三监作乱时,他支持周公东征平叛,稳定了西周政权。他执政期间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各得其所,深受“爱戴”。 其作风简朴,曾在刘家原一棵甘棠树下断案,深受老百姓喜爱。周成王死后,又辅佐周康王,为开创西周初年“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做出了卓越贡献。



  召公主陕西,甚得民众赞誉,常在甘棠树下决狱理政,处事公正,众人佩服,民思召公之德,不敢砍伐甘棠,作《甘棠》之诗。康王时,仍为太保,与毕公分陕而治,以高寿而终。《史记》记载了召公甘棠遗爱的典故。召公悉心奉行文王德治思想,办事崇尚简朴之风。他时常巡行乡邑亲自处理民间纠纷,不让老百姓去到做官者的衛门去打官司。曾在岐山县刘家塬村甘棠树下办公断案,以宣扬周文王的德政,深得百姓爱戴。



  后人怀念召公德政,思其德而爱其树,连他在下面办过公的那棵甘棠树也予以保护,不许任何人砍伐损坏。《诗经、召南》作有《甘棠》一篇,来称颂此事。这便是成语“甘棠遗爱”的典故由来。清道光二十五年,岐山县令李文瀚绘制《召伯甘棠图》及作文:《诗.周南.召南谱》曰: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史记索隐》曰:“召者,畿内采地,奭始食邑于召,故曰召公”。《水经注》:“雍水由东迳邵亭,世谓之树亭、川亭,故召公采邑也。”岐阳即周都,邑志:“召亭去城八里,士人谓至今有召伯甘棠树。”召公之明德远矣,爱绘此图以志景仰。经杏园名士武澄勒石而就。为纪念召公,后人在甘棠树旁修建召公祠,祠内存有慈禧太后题词、光绪皇帝御赐的“甘棠遗爱”匾额一块。民国年间岐邑人薛成兑所作的七律诗《甘棠》,有“召公仁政得民心,犹如护村念圣贤”名句传世。




《诗经、召南、甘棠》原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憇;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译文: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砍伐,召伯曾经在树下;梨棠技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损坏,召伯曾经歇树下;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拔掉,召伯曾经停树下。

后世多以甘棠遗爱颂扬离去的有仁政的地方官。


 (作者简介:付军让,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56年10月,本科学历,陕西岐山古雒阳村人,公务员身份,园林工程师,2018年1219日起,《中国报道》《天下吴氏网》连续刊载《付军让周礼文化108讲》及多篇文章,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反响较大。)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