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归侨奇将,抗日英雄,最年轻的共和国上将!【中国上将-32期】

发布时间: 2019-04-19 来源: 点击率: :


(1914—1999)原名叶启亨,福建省南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14年5月7日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一个华侨家庭。叶飞幼年回国就学,在中学时代受到大革命的影响,积极阅读进步书籍,接受革命思想。1928年5月,他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在1955年全国将帅授衔时,叶飞时年41岁。


骁勇善战,三野悍将


叶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第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海军原第一政委、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叶飞素以骁勇善战著称,被称为“三野悍将”(“三野”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有勇有谋的叶飞在多次战争中巧用神兵,在军内外享有盛誉。


狮子头谋杀案,传奇上将,死里逃生


1932年秋,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的叶飞以特派员身份来到闽东地区开展武装斗争。第二年春天,叶飞成功地组织了暴动,成立了闽东工农游击第三支队。游击支队成立后,叶飞马不停蹄,继续宣传和发动民众,先后成立了第五支队、第七支队、第九支队。


叶飞指挥这些红军游击队,昼伏夜动,打击敌人。敌人调来大批部队围剿这支新生的红军游击队,许多村庄被烧毁,层层山林被烧焦。敌人还在城镇和农村安下了星罗棋布的大小据点,叫嚣要把红军游击队赶尽杀绝。凡是国民党军扫荡过的苏区,尸骨遍地,庐舍成墟,田园荒芜。但是,敌人的烧杀吓不倒叶飞和他的红军游击队。游击队在山崖石壁上、树干上写着:


天上星星数不尽,

地下茅草挖不尽。

游击队是钢铁汉,

血火丹心杀不尽。


敌人消灭不了红军游击队,便缩小目标,将仇恨放在游击队的领头人身上。他们集中兵力,计划谋杀叶飞。他们派出无数便衣特务,化装成农民、商贩,出没于红军游击队驻地,侦察叶飞的行踪动向。


有一天,叶飞派人通知一名游击队长到狮子头客店见面谈话。


狮子头地处福安南面,是距离县城六十里路的一个渡口。渡口有个不大的客店,来往行人都要在这里休息候船。叶飞常常在这里同各个游击队领导谈话,有时了解情况,有时交代作战任务。


这天,快到吃午饭了,叶飞从山上来到狮子头客店。他像往常一样,扫了一眼客店,只见过往旅客很多,客店门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叶飞没看出有什么不妥,便坐着等了一会儿,游击队长没有如约而来。客店老板见吃饭的时间到了,便把叶飞带到楼上,端来饭菜。叶飞端起饭碗,刚扒了一口,便听到楼梯口有响声。有人上楼了!叶飞以为是那个游击队长来了。


可是,当他站起身,看到进来的却是三个他不认识的人。他预感到情况不妙。机灵的叶飞一个转身,想从窗口往下跳。可是,三个来人的动作比叶飞更快,他们一个箭步蹿上前,三双手如三把铁钳,将叶飞死死地按在地上,叶飞下意识地想掏枪,可是迟了,他被三人按住,毫无还手之力。“砰砰砰……”三个人朝叶飞的头上、身上一阵乱枪扫射。叶飞倒在血泊之中。


三人开完枪,搜去了叶飞身上的笔记本和手枪。此时的叶飞虽身中数枪,却仍然活着,他的头脑十分清楚,只是全身剧痛,无法动弹。他听到楼梯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以为特务们全部下楼了,便用尽全身力气,抬起头来,朝楼梯口张望了一下。


谁知,三个特务只走了两个,还留下了一个大个子,他坐在凳子上,晃着大腿,自在地抽着香烟,见地上的叶飞抬起了头,不由得大叫一声:“这共党分子的命还真大啊,中了十几枪竟然还活着!”边说边举起枪,朝叶飞的头上连开几枪。


叶飞的头部血肉模糊,昏死过去。这个特务不放心,将手放在叶飞的鼻孔上,见没有气了,便下楼走了。


谁知叶飞命大,这个特务最后补的几枪,只是打中了叶飞的耳朵和颈部。叶飞仍然头脑清醒,他吸取了教训,装着昏死,屏住呼吸,骗过了特务。他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静静地观察周围的动静。过了好一会儿,楼下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哨声,接着便听到有人大声地吼叫:“快集合,共军游击队离这里不远,他们听到枪响后很快就会来的,我们快走!”


渐渐地,脚步声远去了,叶飞还是不敢动。这时,客店的旅客见特务打死了人,早就逃之夭夭。过了很久,叶飞感到四周静得出奇,估计不会有人了,便慢慢地抬起头,睁开眼睛,四下看了看,确定没有人了。他又看看自己,全身鲜血,地板上也都是血,他觉得四肢没有一点力气,一种死神临近的感觉攫住了他。这时他想了很多:他觉得自己太年轻,只为党做了一点工作,成绩还不大。闽东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游击队还没有扩大为正规军,他还没有看到新中国的诞生,现在就去见马克思,多遗憾哪……他身子不能动,脑子里却像滚滚的江水在翻腾。


他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他对自己说:我不能死,我还要为发展闽东武装作贡献!他试图站起来,可是流血太多,他失败了。他又试着向前爬,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咬着牙,慢慢地向楼梯口移动,一步、两步……他爬到了楼梯口,有了信心,他要爬到楼下去,爬到店外去。可是,爬下楼谈何容易?一不小心,就有栽下楼的危险。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终于成功了!他爬到楼下,放眼望去,不见一个人影。他稍歇了片刻,定了定神,又憋足了劲向门外爬。门外也没有人。这时,他觉得口渴得厉害,于是向不远的水塘边爬去,一步、两步……不知爬了多久,他脑子渐渐模糊,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久,叶飞苏醒了,他用力睁开双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周围站着许多不认识的人,有人正替他擦洗身子。


“特派员醒了,特派员醒了!”有人惊叫起来。


听到这样的呼声,叶飞知道自己已置身于自己人之中,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离狮子头客店不远处有个狮子头村,村里群众基础好,建立了党支部、农会组织。叶飞曾多次来这个村检查工作,村子里的大人、小孩都认识叶飞。叶飞后来才知道,客店枪声响起后,村里的人立即意识到狮子头客店里发生了事情,我们的同志遇到了麻烦。他们想去打探,可是,客店周围和重要路口都有特务埋伏着,一时无法进到客店。一直到太阳落山,夜色渐浓,村党支部书记派人到客店观察,才发现路边躺着一个血肉模糊的人,再仔细辨认,发现这人是叶飞。他们很快将叶飞抬进了村子,并且请来医生给他治伤。叶飞身上的棉衣、毛衣、衬衣都被浓浓的血水粘住了,医生只好细心地用剪刀一层层剪开,然后小心翼翼地清洗伤口。由于没有动手术的条件,身上的子弹一时无法取出来,医生只得将伤口上了药,包扎起来。他们寸步不离地守在叶飞的床边,直到后半夜叶飞醒来。


这是一起有计划、有预谋的暗杀行动,是国民党福安县公安局派特务干的。特务们向叶飞开了十几枪,又检查了一遍,确定叶飞死了,便乐颠颠地跑回去报喜、请功。谁知公安局长看到叶飞的笔记本和手枪后,大发雷霆,蹦上去,给特务队长几个耳光。


1949年5月,叶飞在上海战役前线


满心喜悦的特务队长一下子给打蒙了,他捂着发烫的耳朵,委屈地说:“我们打死了共军大头目叶飞,应该立功升官发财,为什么还要挨打?”


“笨蛋,一群废物!”公安局长一脸怒气,骂道,“你们除了知道天天晚上到妓院去鬼混,还知道什么?出发前我再三强调,叫你们一定要割下叶飞的脑袋,派人送到省里去领功受奖,你们没取下人头,我怎么上报?”


特务们挨了熊,灰溜溜地走了。第二天上午返回狮子头客店,寻找叶飞的尸体,可是,哪里还有叶飞的踪影?一气之下,包围了狮子头村,挨家挨户地寻找。党支部书记将叶飞隐藏在一个衣柜里。


当特务们寻到叶飞隐蔽的这家时,见这家的主妇正坐在衣柜边的马桶上,臭气熏人,便捂着鼻子跑了。


特务们没有找到叶飞,又到村后的山上去搜寻,他们找遍了田间、水沟,仍旧两手空空。特务们又累又气,返回村子,将气都撒在老百姓的头上,他们砸碎了老百姓家中的锅碗,掀翻了桌凳,柴草灰尘一片狼藉。半个月后,特务们耷拉着脑袋回了城。


山上游击队知道叶飞还活着,派人化装成砍柴的农民下山来探望。叶飞经中医草药的治疗,伤口开始愈合,但是还不能走路。如果躺在担架上抬上山,必定会暴露目标。党支部书记想了一条妙计。福安出了县城就是山,有钱人家的小姐、媳妇出门走亲戚,走不惯山路,总是租一顶轿子。党支部书记把叶飞打扮成回娘家的媳妇,戴着一头假发,肚子上裹着棉花,看上去是一个怀胎即将分娩的孕妇。一切准备就绪后,叶飞在几个小姑娘的搀扶下,上了轿子,抬轿子的是两名游击队员。轿子后面,跟着一位英俊潇洒,看起来又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儿。不知底细的人看了,真以为是一对夫妇走亲戚。


他们走了两个小时,一路顺利地到了山上游击队驻地,大家看到叶飞的伤势,都心疼得流下了眼泪。


叶飞却堆起笑容,安慰大家说:“我没事,休养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同志们,战斗是流血的政治,打仗总会有人流血,流血牺牲是革命战士常有的事,不流血怎么能打倒凶恶的敌人呢?”


山东宁阳三缴日械成流传至今佳话


1945年11月10日,叶飞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当时,在宁阳县华丰地区驻扎着日军华北方面军第十一独立警备队,司令官洼田武二郎少将辖6个大队,共3000余人,他们接到国民党密令,准备到济南缴械。叶飞当即命令军队阻止包围,三缴日军军械,成为宁阳流传至今的佳话。


第一次与日军的57大队大队长海野谈判时,叶飞语气坚定地说:“你们已经投降了,按照《波茨坦公告》,你们必须向我们缴械,别无选择!”海野见叶飞态度坚决,只好表态:“我们只能留下500支枪,一批子弹和40挺机关枪。”叶飞立即将谈判结果向时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作了汇报。陈毅担心如若我军强攻,煤矿会遭受战火破坏,便指示说:“这次谈判适可而止,先放他们撤退,再在途中进行拦截……”


新四军第一纵队在宁阳缴获的大量日军军械


1月23日清晨。叶飞派出二旅参谋长冯少白前往二次谈判。洼田武二郎让他的副官出面商谈,自己避开了。冯少白见日军在耍滑头,就怒斥道:“如果不把这四十几节车皮的武器交出来,我们就按国际法将你们就地俘虏。”最终,洼田只得照办。叶飞把谈判情况电告陈毅司令员。当晚,陈毅便命令第一纵队继续追击敌人,把日军的轻武器全部缴下。


1月25日早晨,叶飞再次安排冯少白与日军谈判。洼田听到我军要他们缴出全部轻武器,显出很为难的样子说:“我们给的武器不少了,剩下的要上缴给国民党,不然我们难以交账!”


叶飞决定再对日军施以重压,便让冯少白传话说:“我们已经占领了附近的山地,并控制了这里的水源。你们只有缴械,别无出路!”洼田向四周一看,绝望地命令部下放下了全部武器。


歼灭国民党王牌部队,引举国震动


1947年5月,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山东蒙阴)孟良崮进行一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围歼国民党军中的王牌劲旅七十四师,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先把它与二十五师分割开来,而分割七十四师的这支部队,一面要顶住七十四师的反扑,一面还要挡住敌其他部队的增援。如此险重的任务,若不是由一支敢拼敢打、经验丰富的部队来完成,那是让人十分不踏实的事情。


这次围歼七十四师,总部原本没考虑使用第一纵队,因为一纵在近几个月的征战中屡屡担负主攻任务,打了好几场苦仗,部队的消耗与疲劳程度都很大,颇需要恢复和补充。所以,在制定圈歼七十四师的计划时,华东野战军首长最早只是把一纵作为总部预备队,以留作关键时候使用。


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在召开作战会议时,首长们还是决定派出一纵。粟裕把第一纵队司令员叶飞叫到作战地图前,向他交待了任务。


陈毅把手放在叶飞肩上:“任务的确很重,但无论如何,你们也要完成!晓得不?如果一纵不能保证于明天拂晓割裂七十四师与它左翼的联系,那么整个战役意图就要泡汤了。我们已经把独立师加强给你们,这样你就有4个师了。叶飞,好好打!这一仗,关系到我们华野的前程命运啊!”


就这样,接受了任务的叶飞马不停蹄,一口气赶回纵队部,立即召集有关人员拟定作战部署。黎明初现时分,插进敌人纵深的一纵与敌发生了全面战斗。叶飞赶到老鼠峪子时,独立师已在纵队副司令员何克希和师长方普生的指挥下,开始抢占由二十五师把守的蛤蟆崮与天马山。


晨曦下,一纵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部队,使对手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刺激,在相互通报过情况后,开始组织起一次又一次的反扑,尔后配合友邻部队围歼整编第七十四师。


1947年5月13日,以山东沂蒙山区一个小小的山崮——孟良崮为轴心的方圆几十公里山地,一夜之间被打成了血河火海。16日下午,蒋介石的心头肉、国民党军中的王牌劲旅——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全歼。这一噩耗,不仅震惊了蒋介石,就连由他坐镇的南京政府朝野上下,也骤然泛起一阵惊波。


鲁南突围,拖住马尾巴转危为安


孟良崮战役后,进犯鲁中的国民党军全线溃退。1947年6月25日,敌人整整休整了四十天之后,稍稍恢复了元气,便以三十二个旅共二十四万兵力,向我沂蒙山区进犯。陈毅、粟裕根据敌人的动向,立即决定采取正面阻击、两翼出击的战法,给来犯之敌以有力还击。他们制订的作战方案是:由野司直接率四个纵队阻敌前进;右路兵团三个纵队由陈士榘、唐亮指挥,出击鲁西敌后;左路兵团第一、第四纵队由叶飞统一指挥,出击鲁南敌后。


6月28日,叶飞奉命率第一、第四纵队,浩浩荡荡向鲁南开进。时值雨季,大雨滂沱,河水暴涨。经五百里急行军,他们抵达鲁南,这里已是一片泽国。这一带老百姓十分贫困,敲开门后,见到的总是空荡荡的破屋。部队找不到粮食,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部队仍积极寻机歼敌。7月1日,第四纵队攻击费县;7月7日,第一纵队攻克峄县、枣庄,威胁徐州、台儿庄之敌。敌人弄不清华野的位置,见鲁南枪声不断,以为华野主力到了鲁南,急忙调第五军、第七军、整编第五十七师等七个师兵力回援鲁南。华野首长原打算将第一、第四纵队调往鲁南,而主力放在北线的南麻、临朐进攻,一旦得手,便南北夹击。谁知由于连日暴雨,北线部队在反击敌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八师时打得不甚理想;而此时的鲁南也连降大雨,大小河沟水位暴涨,兰陵以南地势低,一片汪洋,交通断绝,北进困难。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南北夹击的战略意图,反被敌人抓住我华野两个主力纵队孤悬鲁南敌后这一弱点,敌人在电报中称我第一纵队为“面包”,第四纵队为“西瓜”。他们认为,攻击第一、第四纵队的是五个整编师,后续欧震兵团的三个整编师也即将赶到,南面的台儿庄、运河一线又有冯治安部的两个军,解放军要想突出他们的重围,那真是天方夜谭,这“面包”和“西瓜”他们是稳吃了。蒋介石更是手舞足蹈,要亲自指挥,报孟良崮王牌军被歼之仇。


陈毅和粟裕也为第一、第四纵队的安危担忧。他们在电文中指示说:“以插回蒙山争取东返会师为行动方针。”如果在枣庄地区或兰陵地区,“应有决心在鲁西地区机动转移一时期,打一两个胜仗,不过早暴露东返企图”;如果在峄、枣地区,则可派一个师“引敌人向西北,你们才能迅速向东”。并问:“能否分出一个到两个师协同鲁南地方武装开展局面,使主力隐蔽在适当地点,然后于适当时机突然向东或东北经费县以西地区回蒙山?”他们为叶飞设想了东返会师的不同行动方案,同时又指出:“总之,靠你们机断处理。或两个纵队集结行动,或分两路行动,均诸考虑实施,一切机断处理,争取胜利转移为要。”


叶飞手捧陈毅和粟裕的电报,站在地图前,脑子里飞快地思考着。他认为,向北、向南突围都行不通,那里有重兵把守;向西则是津浦路,敌人正在调动兵力,准备对我拦截。只有向东北渡沂河,跃入沂蒙山。但是,当时山洪暴发,沂河水位猛涨,河上没有桥,如何渡河呢?虽说沂河水的特点是暴涨暴落,但一时难以退尽。时间就是生命,战场瞬息万变,一分之差,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叶飞和陶勇商量,决定向鲁西南突围。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就可与我第三、第八、第十纵队组成的右路兵团会合。可是,向鲁西南突围又谈何容易?


第一、第四纵队陷入困境的消息惊动了延安总部,他们及时给叶飞发来情报,为叶飞提供敌情。总部并不知道,由于叶飞的电台主任秦基及时破译了敌军的电文,他们发来的情报,叶飞早一天就已掌握。


叶飞根据敌情判断,国民党军全力防第一、第四纵队向东突围,因此,兵力主要集中在鲁南地区。于是,叶飞决定采用声东击西战术,以一部向东佯动,给敌人造成错觉,引敌东去。这样,第一、第四纵队主力与追击之敌就可拉开距离,趁机西去,跳出敌人的合围圈。要达到这一目的,引敌向东的部队必须是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以造成强大的声势。这支部队在敌人的重围之中,处境将十分危险。派谁去担任这个艰巨的任务呢?陶勇建议派第四纵队的彭德清师担任佯动掩护任务。彭德清师即第十师,是第四纵队的主力。叶飞考虑到该师只有两个团,兵力相对不足,便派第一师参谋长余光茂率第三团加强该师力量。


7月24日,叶飞指挥部队故意向东行动,直逼向城,与敌整编第七师、整编第四十八师激战终日。敌人果然中计,立即调整部署,26日,敌伞兵纵队自台儿庄进占峄县,敌第三十三军一部进占齐村,一齐向东压来。彭德清师趁天还没黑,大张旗鼓地向东行动,向沂河前进。敌人不辨真伪,对彭德清师穷追不舍。叶飞立即率主力西进,以第一师为前卫,在距敌军五公里外急速前进,进占齐村西北七公里的要隘山下,掩护全军通过。28日晚,第一、第四纵队冒着倾盆大雨,于滕县以南跨越津浦铁路。此时,我军已与追击的敌人拉开了整整一天的路程。


天色放亮后,敌人发现中计,大呼上当,遂放弃彭德清师,掉头去追第一、第四纵队主力,可是已经晚矣!我军六个师已乘虚向西突围。由于敌人改变部署,放弃追击彭德清师,该师也顺利地渡过沂河,跃入沂蒙山。


第一、第四纵队跨越津浦铁路,到达独山湖。这里是水网地带。七八十里路上汪洋一片,部队无遮无挡,全部暴露在敌机之下,任由敌机疯狂扫射。由于连绵阴雨,被服装具全部湿透,鞋袜全无,指战员们赤脚在水荡和泥泞里行进。村庄已被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抢掠一空,我军粮秣无着,再加上到处是地主还乡团的反动武装,不时响起冷枪,飞来流弹,部队吃尽了苦头,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遭受很大损失,非战斗减员不断增加。


有一次,在渡河时,飞来一颗炮弹,炸得水柱冲天,叶飞被水浪掀到空中,然后重重地落下,双手被水中的杂物缠绕住了,泥水呛得他无法呼吸,几乎昏死过去,情况十分危急。突然,他的左手碰到了一个毛乎乎的东西,他下意识地紧紧抓住了它。原来,他抓住的是他的大白马的尾巴。大白马将他带到了河边。事后,他常笑着对别人说,大白马是他的救命恩人。


7月29日,因沙河水位暴涨,第一、第四纵队北上受阻。30日,敌欧震兵团的整编第七十五师、第八十五师、第五十七师,自滕县西犯,堵我北上之路,企图将我军压缩在独山湖以东狭小地区,加以围歼。叶飞命令第二师抢占休城东北的战家河,其余部队于白天冒着敌机轮番扫射和轰炸的危险,分路徒涉沙河等三条急流。此时,敌已抵沙河东岸,与我第二师隔河对战。当晚,叶飞率部队开进,敌仍尾随追击。第四纵队第十二师抢占大古村一线高地,掩护其余部队向西北挺进。我后卫第一师接替该高地时,敌整编第五十七师趁隙占领,经第一师猛烈攻击后夺回。31日,第一师阵地遭敌猛攻,虽数度告急,但敌最终未能得逞。入晚,叶飞率领部队继续北上。第一师扼守郭里集东北的王山、卧牛山一线,掩护全军通过郭里集至马坡一段水阔八里、深及胸部的泛滥地带。敌人当然不会放过机会,攻击更为猛烈,第一纵队扼守王山的第一团第九连的一个排英勇奋战,伤亡殆尽。8月1日,叶飞率部队白天行进,通过泗河,终于在我军建军纪念日与右路陈、唐兵团胜利会师,度过了最困难最危险的时期。


毛泽东点将叶飞炮击金门,美舰弃蒋舰而逃


1958年,中央决定炮打金门,毛泽东仍点将叶飞将军指挥。其时叶飞已任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司令员职由韩先楚将军接任。


1958年9月7日,美舰为蒋舰护航,往金门国民党守军运送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此时若炮击金门,难免伤及美军。叶飞将军立即请示毛泽东:打不打?毛泽东回答:照打不误。将军又请示:是不是连美舰一起打?毛泽东回答: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将军又请示:我们不打美舰,但如果美舰向我开火,是否还击?毛泽东回答:没有命令不准还击。是时,毛泽东指示均由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以直达军用专线电话向叶飞将军传达。将军闻之不解,恐传达有误,再请示:“如果美舰向我开火,是不是也不还击?”王尚荣回答:“毛主席命令不准还击。”叶飞将军晚年回忆曰:当时美舰把蒋舰和运输船夹在中间,和蒋舰相距仅二海里。所幸,我们一开炮,美舰就弃蒋舰于不顾,仓皇溜之了。



珍 贵 回 忆


1939年11月,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叶飞(左)与司令员管文蔚(右)合影


1939年11月,叶飞与陈毅等在江苏江阴西桥


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王牌部队 引起举国震动


1948年,叶飞在华东野战军濮阳整训中


1979年8月2日,叶飞(左一)、邓小平、饶守坤、杜义德在05舰甲板上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