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湖南省生态农业”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
围绕“节本、省工、高效”,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研发、组装、集成一批新技术,促进水稻产业环环提质增效。春耕大忙时节,省农业农村厅下发指导意见,广大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确保技术落地,助力粮农增收。
好种出好谷。全省推广优质高产专用稻新品种,双季稻区早稻以中早39、中嘉早17 等加工专用稻品种为主,晚稻以国标二等以上高档优质稻品种为主;传统中稻区以高产优质超级稻、高档优质杂交稻品种为主,筛选配套新模式。
综合种养促增收。推广稻油(蔬菜、玉米、马铃薯)两熟水旱轮作种植模式,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发展“稻虾、稻鱼、稻鳝、稻鳖、稻鳅”。绿色种植提升品质,全省主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包括增施腐熟有机肥,少施化肥;选用抗病虫品种,应用“蜂、蛙、灯”天敌治虫。机械化种田省人工,全省主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着力补齐机插、机烘和机械育秧等短板。
好谷出好米。全省推广水稻全产业链开发技术,建立健全核心品种基地种植与加工技术档案;根据核心品种特性,制定稻米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好米卖好价。创立适宜的稻米品牌,通过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开发与经营,增加种粮农户特别是大户收入和水稻生产效益。推广稻谷绿色储藏与适度加工技术。通过低温准低温储藏,应用稻谷适度加工技术,减少大米营养损失,开发全营养系列稻米制品,提高出米率,实现加工增值。
来源:湖南日报
记者 张尚武
湖南省生态农业联合会秘书处
地址:长沙县黄兴镇黄兴新村绿世界生态艺术农庄会议中心
电话:18711008265(同微信号)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湖南省生态农业”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文章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及时删除;
2、请警惕冒用本平台名义进行诈骗的行为;
3、本声明适用于本平台“湖南省生态农业”所发布(涵盖自动回复)中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