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奇人邵雍文化系列四十】清园漪韵 颐和园的诗意之美

发布时间: 2018-12-30 来源: 邵邦 点击率: :

小编有话
  到一个景区旅游,见景生情,随手写点游记和诗文,似乎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一个景区一转两三年,持续写下上百篇诗文,就不免让人闻之兴叹了。《人民武警》公众号的李增瑞主编就做了这么一件让人为之兴叹的事。他坚持三年利用工作闲暇游览颐和园,几乎在园内所有景点留下诗句,攒成了游园诗百首。把诗文创作与园景文化推广融为一体,使诗词艺术欣赏与颐和园文化传播相得益彰。今天将此推荐大家阅读,以期望您从这些优雅的文字中感受到颐和园的诗意之美。





 咏颐和园
  十里花堤柳含烟,九龙画舫云水间。
  八角楼阁耀金碧,七彩虹霓罩亭轩。
  六宫华奢朱红墙,五福殿藏万寿山。
  四季镜泊印天景,三海通贯半城川。
  二月春湖已萌翠,一足入园便成仙。
 咏昆明湖
  祥云袅袅烟水茫,翠堤古柳柔丝长。
  风濑莲池琤响,浸川欸乃起舟航。
  鳞纹千叠浮螺渚,波光万丈拽霞阳。
  怀拥岚山入诗画,岸引风月过虹梁。
 咏绣漪桥
  长天碧水弯眉黛,衔山饮练锁玉塞。
  风漪云霞空际涌,眶收岚翠金波外。
  窈窕芳月婀娜姿,披绿簪红妩媚态。
  秀目迎送往来舟,欢歌笑语总满载。
  咏西堤
  花香微薰烟柳风,长堤入望遍妍葱。
  玉峰塔影迷开镜,碧湖棹歌醉琤。
  举足疑是天河里,环目原知在画中。
  更有胜境云笼处,漫天岚翠拥瑶宫。
 咏凤凰墩
  淼淼镜泊揽墩洲,滚滚云浪卷亭楼。
  风动枝柳摇旧事,雨落丛卉起淡愁。
  凝目何堪思会波,侧耳谁复闻箜篌。

  弦叹风华淹逝水,藉问岁月可重头。


 咏柳桥

  长天水阔绕柳莲,朱亭四角翘重檐。
  风撩雾纱开漪碧,镜收云阁披霞峦。
  蒹葭苍苍芦花恍,诗客思绪亦渺然。
  弹杯静处突秋雨,晶玉碎珠敲泊船。
 咏景明楼
  景明晓光漫清辉,天水迴连接翠微。
  布席疑是霄庭坐,扶摇犹见仙鹭飞。
  荷影瑶池莲盘郁,柳烟波岛霭雨溦。
  冥堂邀约彭泽令,澄湖共醉梨花杯。
 咏练桥
  枕身白练披丹霞,拥怀翠丝近香花。
  襟扯春晖抚山月,朝挂晶露夕笼纱。
  云囤岚岭琼阁秀,风过虹桥舟蓬发。
  落客举目望空阙,笑迎流雁回帝家。
 咏镜桥
  两水夹镜影对开,晓月悠岁遍生苔。
  百年老柳挽玉臂,古堤桃红间梨白。
  云携岚山访碧水,秀卷十里一湖裁。
  浮生虽历千游醉,流连此处仍徘徊。
 豳风桥
  春雨点芳桃花开,翠柳竞秀挂帘来。
  松浮云岫镜泊外,桑风乡韵漫桥台。
  一棹烟雨鸭戏波,万丈汉阙雁成排。
  迎面豳风忆农织,醉客无语动吟怀。




 玉带桥
  镜湖卧波展英姿,春风拂柳挽青丝。
  人在空中虹上走,鸭在桥影月里嬉。
  晨接红日一孔衔,夕送霞落玉泉西。
  轻扯潋滟漾峰翠,玉容招得万人痴。
 咏界湖桥
  紫燕掠碧云飞低,烟柳簇岸拥密枝。
  翠鸟林间啭邀语,界桥一棹到湖西。
  春风偶裹梨花瓣,淼淼镜水洒相思。
  悠悠红舟隐踪影,伴航游鸭哼唧唧。
 咏涵远堂
  云霭袅袅柳丝长,莲荷绕殿半池塘。
  水畔桨声送客落,斜天云白携鸥翔。
  幽堂希宝入丛帖,雅院书香随风扬。
  来人几解真韵味,醉是不多知墨郞。
 咏广润灵雨祠
  昭灵沛泽广润宫,碧殿丹垣南渚东。
  司理龙庭掌西海,行云施雨天地中。
  雩祭玄言每开阐,靉靆漫卷垂穹空。
  布得滂沱晶帘挂,盈畴禾木遍滋葱。
 咏廓如亭
  虚明洞彻万象清,境与神会千媚生。
  花香鸟啭遗诗韵,云来霞去曳长风。
  浪来近听湖水笑,雾半远看山凌空。

  对望涵远说去客,殷勤接送长虹东。


 咏南湖胜景

  霄映漪光碧含橙,绿堤镶嵌一画屏。
  云岫楼台涵卷里,莲翠片片荷挂莹。
  烟霭时隐生仙岛,鳞纹千叠浮舟蓬。
  五彩环开飘玉带,丹青惊眼天自成。
 咏十七孔桥
  修蝀凌波一水间,灵鼍偃月跃镜天。
  引岸风云逐浪舞,偕空潇雨伴柳烟。
  兰浆轻扬月留韵,飘蓬千点共婵娟。
  巡霄遥看银河里,仙寰两界长虹牵。
 咏耕织图
  西堤六桥界湖西,古柳老桑伴耕织。
  翠竹摇曳江南韵,睡莲妩媚婀娜姿。
  春临桃花红满树,夏来蛙诵田园诗。
  秋立菖蒲野鸭嬉,冬至苇丛鸥鹭栖。
  旧时帝王亦扶犁,今朝淑女仍缫丝。
 咏荇桥
  烟屿云岩断俗桥,香洲迷渡见荇草。
  湖天如洗一揽清,舟蓬唤荷游三岛。
  翠鸟歌啭柳弦韵,花影岚光指尖绕。
  吃酒当醉昨日夜,赋诗惟挑此时好。
 西所买卖街
  临河傍山掩苍松,圆亭阔殿店幌红。
  云翰履祥恰古铺,细香八珍京味浓。
  门开湖天人潮涌,珠吐玉蟾生意隆。
  鸟语花香促利市,南宾北客乐融融。




咏半壁桥
  百年幽怀平静心,长伴溪河远缁尘。
  不羡前湖琼花雨,默守后山如意门。
  世尘过往云水卷,星移斗转月西沉。
  任尔东西南北风,浮华荡尽犹精神。
 咏宿云檐
  昨日西山暮霭深,贝阙长天凝宿云。
  如幻关公重回阁,几多悲歌萦梦魂。
  老柳露寒承旧事,古蹬尘轻印履痕。
  丽园不复狼蹄进,凭国强盛钢铸门。
  咏澄辉阁
  叠石磷磷松柏青,重檐攒尖暮云停。
  三面凭眺尽美景,柱楣栏杆镶画屏。
  梨花带雨玉生魅,鸟啭虫啾声含情。
  细瀑如丝弦开韵,邻阁秀态各放形。
 咏五圣祠
  西冷压云寒气深,净地铁蹄扬腥尘。
  红毛恶行过野兽,祸邻害邦渎天神。
  松风犹闻虎狼啸,青石残留魔爪痕。
  证史无需镌石金,前生辈辈告后人。
 蚕神庙
  古柳老桑枝叶新,朱庙驳藓无缁尘。
  清辉漫洒幽丛篁,葳蕤夹道蔽禅门。
  湖风杳杳棹声远,枫鼓遥遥似恍闻。

  丝帛轻拈忆骡祖,馨香躬拱敬蚕神。


 咏妙觉寺

  近水岚山自嵯峨,云冈妙觉若点螺。
  莲心无语伴松月,慈航普渡助弥陀。
  院浅无碍惠黎深,寺微未必道行薄。
  法眼不偏参修处,香客尤爱诚救佛。
 咏五百罗汉堂
  上得此际观望愁,忆览耻史泪悠悠。
  惜怜罗汉去无处,叹骂清宫疆土丢。
  八德功水虽犹在,残破卧碑诉难休。
  滴血过往终是恨,故国留殇痛千秋。
 花神庙
  古刹庭幽缭萧苍,云竹风微摇灵光。
  瑞霞炉鼎承敬意,仙神禅坐受贡香。
  缘是天后钟葩卉,御旨庙堂落帝乡。
  百年春月花似锦,妍国诗情总芬芳。
 咏香岩室
  山开玄窍依香岩,天来仙灵在里边。
  洞古幽门披宿蔓,苔青年深湿不干。
  拈香礼佛皇常至,兴来留壁诗数篇。
  香客顾此沐法雨,澄怀参悟白云端。
 咏流云阁
  峭峰悬寺天流云,苍烟倚壁罅吐阴。
  境古灵深禅迹在,摩崖临风古到今。
  十七罗汉护释迦,布福黎庶开芳襟。
  今我拱奉香三烛,祈佛赐遂平安心。




 咏花承阁
  霞扯松梢云飞轻,烟收岭谷雨无声。
  苔生朱墙斑驳影,鹤立寂檐吟山风。
  艮岳萧石鉴史月,多宝经塔凌霄空。
  参禅无谓莲座在,佛陀原本在心中。
 咏善现寺
  穿林过树宿鸟惊,云开空阔峰岭青。
  熙湖烟波舟歌远,寂山善现客零星。
  嚓嚓三千夷尘埃,三摩普印化烟风。
  寺空犹然佛光照,慈航布福于无声。
 咏云会寺
  香海正源隐寿山,佛化众生布福田。
  法雨天飞净三界,莲露云来向瀛寰。
  毗卢膝前祷音袅,须弥座周祥光旋。
  悟道持戒定发心,秉德方修真禅缘。
 咏须弥灵境
  幽幽须弥萦苍烟,飕飕山风卷寂寒。
  萧萧松岭诉痛事,瑟瑟灵境伤黯然。
  仰天堪叹故园悲,顿地嗟骂野狼残。
  但幸耻史归冢墓,血雨腥风不复还。
 咏宝云阁
  漫道空门云风轻,苍岭铜亭耸霄星。
  慈光寂照灵圣处,佛阁五方聚宝经。
  岚峰拥翠多禅雨,净鼎香袅萦碧璎。

  如来大畅修福慧,弥陀弘誓万象清。


 咏转轮藏

  法轮轻转岭头云,佛光普撒耀星辰。
  灵崖天路通仙阙,丹霞岚烟绕禅门。
  经年悟修人来去,空山梵诵歇又闻。
  三界唯心可了道,凡圣一如诚动神。
 咏佛香阁
  云外天香袅无央,气象昭回流清光。
  观音弹指降祥瑞,式延风教化凡疆。
  世尘洗脱神泉碧,道眼天开俗生康。
  万发缘生皆因果,心无恶念菩提香。
 咏智慧海
  寿山座托庙连云,天开道眼透玄心。
  法象大量慈航渡,神府无涯开胸襟。
  意秉虔诚圣有灵,心存恭敬得福音。
  智高慧聪佛界近,存良为善神自亲。
 咏苏州街
  帝王孝道一念间,姑苏街肆生御园。
  繁华皆是宫里秀,主奴交易尽戏谈。
  境经百年人犹喧,假式买卖已非原。
  店商不再玩家家,辛苦只赚生计钱。
 咏山色湖光共一楼
  尘心俗虑抛天外,骋目观光在斯楼。
  黛山缥缈随棹远,穹天横挂长墨轴。
  粼粼碧湖点丹翠,霄汉云水铺巨绸。
  亭栏八面皆仙景,飘然身在画中游。




 咏知鱼桥
  桥低近观群鱼嬉,柳垂入水荷连枝。
  湖镜映嫩流新碧,草影风微花如期。
  临池叹逝羡游鳞,萍蒲轻撩出忧诗。
  不嗤庄惠一通辩,追问乐鱼知我思?
 咏对鸥舫
  吟侣相呼对鸥翔,春光明媚惠风扬。
  梨蕊摇枝绽笑脸,鸳鸯拍翅嬉荷塘。
  抚岸湖波奏雅韵,盈舫诗情荡回肠。
  日朗天高镜头短,鸟语花香柳丝长。
 咏云辉玉宇码头
  玉宇星河驾龙舟,披云裹辉九天游。
  棹开浩淼荡喜波,风驰霄汉溅飞流。
  逐浪欲去三仙岛,拨水已掠烟中楼。
  举目岚山相去远,俯看翠峰水里头。
 咏清晏舫
  百年静卧明湖湾,无语长叹云水间。
  空望海疆狼烟起,恨为摆设不镇关。
  藉名清晏自欺人,社稷焉由舫佑安。
  尚慰现世还有用,权作警示任人瞻。
 咏养云轩
  川咏云飞霭笼轩,随香含缘山水间。
  天外银河通地海,太清缊汇松烟。
  碧满玉池雨霏微,翠掩琼阁露流丹。

  美景虽非宫阙里,汉台优处亦称仙。


 咏介寿堂

  小院悠然听花落,面壁不敢忆悲秋。
  摇扇重翻沉浮事,为曾殃民疚亦羞。
  昨夜星辰随梦远,芳园桂香掩苦忧。
  重生邀聚介寿堂,众将举杯频敬周。
 咏益寿堂
  山径曲弯苍岭暮,叶落荒台月隐树。
  古藤缠枝仙踪锁,回廊折转通幽处。
  花窗什锦映日暖,檐门垂花挂雨露。
  名士失意委此堂,怅然尽赋牢骚句。
 咏昙花阁
  密荫千章流瑞岚,祥雯五色彩云环。
  雨过翠岭自生烟,雾半琼阁似空悬。
  曾经魔爪躏韶光,昙花春短景福寒。
  如今晴光神州满,此所不再供和谈。
 咏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满阙关,赤霞西起红漫天。
  云归向晚铺天远,楼台松锁萦暮烟。
  驿径洞穿辟另景,灵檐翘荐指周边。
  老子仙踪此亦有,吉祥诗韵落满笺。
 咏湖山真意轩
  西眺暮山峦黛生,南望昆水碧万顷。
  北见松影岚光恍,东闻林丛啼绿莺。
  丘园养素所常处,泉石啸歌溪瀑清。
  湖山真意习风暖,落客游醉敞轩厅。




咏颐乐殿
松霭长春月映台,湖光诡奇若蓬莱。
丹华香桂幽园放,笙簧颐戏九重排。
八极悬镜舜琴和,移天缩地揽君怀。
空有愿景不惜国,荒奢终将皇权埋。
咏借秋楼
苍岭澄辉满目秋,山色湖光一镜收。
临轩依栏放眼处,风烟云水共悠悠。
夕阳红尽隐天远,青柳染暮召归舟。
几客兴游磨蹭去,点指莲池辨鸳鸥。
咏爱山楼
廊脉相承一贯通,岚烟缭绕复峥嵘。
万松呼和满岭翠,桃蕊迷蜂数点红。
幽林鸟啭知画趣,云鹤携翔情亦浓。
仁者爱山深蕴意,喻寄社稷更佑龙。
咏听鹂馆
龙吟细细翠幕中,凤尾森森掩阶踪。
朱柱五楹绿海上,薄雾淡霭萦云空。
幽谷戏台曾逸乐,回廊斑驳见古风。
听鹂尔今却无处,馆所已将宫菜烹。
咏重翠亭
西山耸翠触凝云,昆池流丹水耀金。
骋目美景生幽怀,欲藉清风留长吟。
怀旧无尽浮世苦,喻今难及苍生真。

临亭懒作伤春句,怕惹抑郁害已身。


咏千峰彩翠

青山叠嶂松柏葱,湖光潋滟一镜中。
眺览满目皆美景,笑嗤佛爷竟忧忡。
心中有邪怕叫鬼,凭仅谐音说吉凶。
羊属无端六郞怨,关楼遂御意义空。
咏写秋轩
提步登轩岚绕膝,松疏栌黄又一时。
如画锦屏秋风里,漫山红枫已入诗。
扶栏寻云云触手,伫台望月月竟低。
说是故园似天景,来了神仙仙亦痴。
咏福荫轩
蹬道幽处是荫轩,老树斜枝掩洞天。
绿拥朱殿穿云白,花簇玉阁秀可餐。
故园月影融诗画,燕台日照堪大观。
帝王纳贤广结士,寓己伟明借闲山。
咏意迟云在
水流入眼心不潺,云飞于我何相干。
山川落照自笑对,意迟不竞只求安。
但寻世外一桃园,今醉敞亭三开间。
随风抒臆畅怀啸,尽将诗情撒漫天。
咏扬仁风
岚山老松石径陡,方池翠茵月洞口。
朱殿青石铺扇面,布局曲沿风字走。
记曾诫友秉仁德,谢安赠扇高拱手。
辄当奉君扬仁风,慰彼黎庶励郡守。




咏含新亭
双峰剑开一绚俏,万物含新先契妙。
南燕归途犹飞远,新亭发蕊春已到。
亭檐残雪晓寒轻,玉树林丛翠鸟闹。
趣是客来石击阶,松鼠如闻集结号。
留佳亭
碧水盈盈柳欲苏,莺拂丝弦韵律出。
笑看桃梨羞绽蕊,列堤迎春无数株。
东风留佳满园秀,赏客后涌亦前呼。
憾是春姑难驻久,再会只有待年复。
咏无尽意轩
松摇斜晖人影恍,若幻苏公赋黄冈。
文曰天地物各所,告惟日月方共享。
笑曾天真求尽意,恨因得失沉醇酿。
此来濯泉浣许愁,临风亦醒梦那场。
咏清遥亭
廊至清遥已寓冬,寒香淡韵送秋风。
霭中晴翠生仙气,雪里天鹅嬉冰封。
一堤芦花轻柔舞,遍数琼瑶笑水晶。
秀容虽已不粉黛,水墨烟柳亦神工。
咏秋水亭
秋风秋水满眼秋,幽亭幽榭遍处幽。
云鸥携翔水天共,三秀分荣一镜收。
南湖景色翠柳框,西山轮廓红霞勾。

日暮晚钟已敲响,犹有游客忘归舟。


咏清华轩

千秋水木湛清华,万载甘露润奇葩。
百年峻阁披白云,八方菱池映红霞。
清风拂柳摇靓影,细雨侵阶绽嫩芽。
韵似凝弦竹凑趣,忽意当院烹香茶。
咏鱼藻轩
岁月易改江山容,人生难念苍世经。
尘随秋风穿云绝,草伴春雨复又青。
鱼藻物各适其适,天命难违应其应。
不究蹄袖忠或节,惟叹迂顽害巨星。
咏长廊
穿花透树凝悠香,绕水串珠潋芬芳。
右倚仙山扯云霞,左滨天湖揽银光。
神话化动跃枋柱,姑苏绘彩秀霓裳。
游目聘怀迷皇园,落客神驰醉帝乡。
咏寄澜亭
帆影波摇景色新,夕云凝紫浥氤氲。
云天豁然眼界阔,临风花醉一湖春。
烟霞迷彩映华露,澜亭寄情觅芳馨。
梦里旧事频回放,心中故人念至今。
咏绿畦亭
观稼藉用绿畦亭,云霞远外见农耕。
目极揽怀尽田翠,良苗遍处熨眼青。
勤政铭记国之本,游闲未忘解民风。
赋诗常押田园韵,作画多泼穑墨工。




咏邵窝殿
草芜林棘苍岭暮,月影高台隐居处。
身在金銮思返朴,荒殿常有圣驾顾。
休说尧夫只归真,赋诗诫己念桑户。
有道今人多闲情,邵窝落客常无数。
咏云松巢
美若嫏嬛一芳园,钟灵毓秀胜江南。
朱廊苍深幽静雅,松风却卷刀心寒。
烟云本裹浮世尘,悠鹤岂可脱俗凡。
纵然圣驾同饮绿,难避世事凉与炎。
咏画中游
烟柳妩媚月华流,云中玉宇翠里楼。
晨光秀廊金辉洒,晚风竹影碧荷柔。
镜收浩渺铺霄汉,窗开寥廓展墨轴。
纵目仙境尽神工,天缘有分画中游。
咏国花台
丽园葩台绽群芳,习风微微弥幽香。
蜂飞蝶舞鸟凑趣,细柳翩翩舞春光。
笛里轻燕掠叶过,嬉罢芍蕊绕朱窗。
红伞不意落花下,曝露缠绵情侣装。
咏荟亭
双亭比翼伴飞云,葱茏潜荟境怡神。
一径松香涵夜露,轮月清辉洗晓晨。
鸟啭脆歌迎到客,霭收霞光如绫纹。

花芳益卸周身累,风清尽荡满头尘。


咏饮绿亭

云移溪树缠枝青,风送岩泉摇浮萍。
日落碧水戏金鲤,露挂荷苞红依莹。
洞庭广乐凝幻影,玉琴八音醉魂灵。
摄美迥角遍处有,最是含韵在此亭。
咏澄爽斋
藻渊锦浪闪鳞光,莲翠荷红绽群芳。
风起丝柳撩晶漪,雨过烟霞绕芸窗。
阁前闲廊瞰远碧,池里玉台嗅近香。
迎面澄爽遇故友,聊罢风雨话雪霜。
咏瞩新楼
方塘三亩波粼粼,山涧一道石嶙峋。
湖光远动生湿霭,流泉叮呼韵如琴。
绿竹紫藤绕岚沼,楼半山径楼半云。
烟柳柔舞随晚风,月光入水伴金鳞。
咏知春堂
背山面水楹带廊,檐翻燕啭绕殿梁。
阶俯凌霄花开秀,华窗幔垂柳丝长。
七宝栏杆炫霓身,十洲烟景伴堂皇。
八幽迷醉接踵客,百佳御诗赋闲堂。
咏寻诗径
缭曲游廊见兰亭,幽寻无尽寻诗圣。
云楼岩壑烟云里,琴歌新起唤旧梦。
花香漫溢沐面霭,诗韵自随风叶动。
虽无李贺锦为囊,但有迥句满腹诵。




咏如意庄
记曾京师起狼烟,皇室惶逃村野间。
饥得豇豆作腹粮,寒宿茅屋度不堪。
但待凄风携云散,权以念纪建此轩。
光流无忘颠沛苦,日复犹然念逝川。
咏眺远斋
斋座五楹歇棚卷,殿落高台任眺远。
依稀园外花会闹,记曾凑趣凤开眼。
銮轿踪迹久渺然,岁逐秋水世风转。
临堂犹可隔墙望,却无云龙呼幡展。
咏夕佳楼
云奔浪卷水雾稠,山气萦窗亦入楼。
放目浩淼舟千点,俯见莲荷花香柔。
鸭鲤游弋兴嬉水,帝揣夕佳却隐愁。
一言九鼎虽大贵,鸿福难得是自由。
咏德和园
廊腰缦回檐高啄,福禄寿台皆开合。
王臣宫妃昏天醉,内忧外患懒琢磨。
羞释夫乐而不荒,曲身珐琅却称佛。
骄奢淫逸空秉德,跋扈刁心岂平和。
咏万寿山
云腾翠叠嵌丽宫,碧湖千岚倩影生。
峻峰爱美披红霞,绿涛欢歌入长风。
黛麓四眺满眼秀,迷过南北醉西东。

水碧山青画不如,说是天景仙不争。


咏宜芸馆

有幸圈选得点封,无福恩宠宜芸空。
寂居冷室心胆寒,泪垂长夜孤伶中。
情深偏伴打窗雨,意浓枉付穿堂风。
早知芸澜隔高墙,宁嫁草芥不宫称。
咏知春亭
临亭方觉知春晚,湖开已是花枝展。
桃蕾含羞鱼儿戏,羌笛讪笑柳哨短。
春讯何须问归雁,游鸭已告碧水暖。
抬足即是青翠处,转身葱茏便入眼。
咏庆善堂
玉殿幡条撩香风,颐堂舜乐动锦棚。
宫掖箫心恋歌榭,帝銮尧樽向雕甍。
鼙鼓未惊靡曲醉,危旌无碍霓舞腾。
迷欢撂手固金瓯,无怪江山似蒿蓬。
咏谐趣园
琼楼玉阁披云纱,绦柳低枝牵荷花。
锦鳞相嬉青萍下,碧水幽池凫仔鸭。
曲廊串榭织琅圲,清漪天开是奇葩。
一亭一迳谐奇趣,典雅总在帝王家。
咏龙王庙
敖闰龙王掌祥云,渚边立庙开福门。
金鼎丹霞灵光显,朱坊络绎祈祷人。
仙天承道须奉敬,御辇亲驾亦拜神。
世多运舛求无解,无怪香客尘步尘。




咏乐寿堂
鉴用孔语承仁厚,求祈长生藉名佑。
水木自亲向锦湖,翳然林水亦碧透。
风蚀光阴鎏金残,雨打岁月石阶瘦。
六合太平怎寄铜,家败岂缘青芝岫。
咏仁寿殿
玉殿华贵亦雍容,峰虚剔透又玲珑。
百蝠捧寿尽工趣,紫宸明辉洒朱红。
皇诩君权为神授,奈何妖孽霸意浓。
有道佛爷权心重,故将铜凤压铜龙。
咏玉澜堂
翠柏苍松掩玉殿,朱阁丽窗遮幽幔。
霞芬难去弱帝苦,香榭犹萦鼙鼓怨。
禁墙百年寄悲史,穿堂时闻落客叹。
大业岂可赖草兵,一殇留由万君鉴。
咏东堤
欸乃声声萦昆池,古柳和韵摇翠丝。
霞染粼波嬉锦鲤,鸟啭春歌唱新枝。
香阁溢彩印碧镜,岚山入屏挂天际。
今我东堤一路走,满目锦绣满腹诗。
咏铜牛
受委大禹抵凡尘,降祥千秋稳汉津。
历尽沧桑志不改,曾经血光犹丹心。
翘凝世事风云涌,卧注安澜晨到昏。

为佑日月尽尧舜,乐忍寂寞冬复春。


咏文昌阁

文昌帝君奉高阁,功名利禄一掌握。
风起云来车滚滚,花翎几多膝前过。
如今醒世鸣晨钟,神州风清天地阔。
为官惟许福黎庶,阁前人马可零落?
咏涵虚罨秀牌坊
漪园幽然涵虚清,碧湖罨秀洗晓星。
香风十里花千树,丝翠满畔舞长缨。
青山黛峰霞扯远,壑籁松韵云伏听。
风撩鳞纹棹歌醉,梦落瑶池客目惊。
咏仁寿门
朱门玄窍几尺宽,涵虚罨秀在里边。
从前不容凡民过,当今任由人人穿。
乱世不平随风逝,国耻旧历不复翻。
红毛无胆再劫掠,江山社稷万代安。
咏东宫门
春日兴起游帝园,伫足先慨此门前。
嗟恨就里曾骄奢,泣怜身后多饥寒。
垂帘不问民涂炭,听鹂岂顾国倒悬。
若闻后人千秋骂,老君岂安息黄泉。
春游漪园
琼楼玉阁映龙潭,丽山秀水似江南。
兴乘龙舫行画里,遍游仙境仍流连。
花径竹荫悠然后,溯究清漪心生澜。
怨修帝园耗民膏,恨挪镇海抗倭钱。
数说慈禧败家事,咬罢牙齿又攥拳。

作者简介
  李增瑞 武警总部政治部干部,大校警衔,山东杂文学会会员、中国法制文学研究会理事。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600余万字,近百篇获省、全军及全国作品奖;出版《初旅》《兵雕》《回望田埂》《圣火耀中华》《铭心岁月》等个人专著10余部。



返回头部